從價值觀念上講,品德高尚的人的書法作品價值就高。諸如,立身清廉的王羲之,風毅雄特的顏魯公,秉性剛強的柳公權,愛國名將岳飛等,都是人品高尚,為后人所崇的書法大家,他們的墨跡也都是永垂千古,成為無價之寶。相反,蔡京、秦檜之類的字也不錯,并名噪一時,但因他們品德惡劣,故字與人同臭,無一字傳世。這正如古人說的:"書品即人品。"這是其一。其二,中國傳統(tǒng)道德觀是"和為貴",而書法藝術不論是筆法、字法、章法、墨法都是要達到"和而不同"的有機統(tǒng)一,以表達人們的美感。 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代書法考級
簡帛書法藝術ZUI重真跡,但秦漢以前的書法中的真跡,一般只有在簡帛盟書中才能見到。古代的簡冊,以竹質為主,編簡的繩用牛筋、絲線、麻繩??脊虐l(fā)現(xiàn)較早的簡帛墨跡,有:湖北云夢出土的秦簡,山西侯馬出土的戰(zhàn)國盟書(盟書,即:寫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戰(zhàn)國帛書。中國書法由甲骨文、金文,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由于諸侯割據(jù),因此殷商以來的文字,在諸侯各國分化為不同的發(fā)展道路,這一時期,書法的形態(tài)和技巧亦呈現(xiàn)了一種百家爭鳴的局面。如北方的晉國的"蝌蚪文",吳、越、楚、蔡等國的"鳥書",筆畫多加曲折和拖長尾。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金文已不似西周金文那種濃厚的形態(tài),替之以修長的體態(tài),顯示出一種圓潤秀美,如《攻吳王夫差鑒》。這時期留存的大量墨跡,為簡、帛、盟書等。 紹興歷代書法書法現(xiàn)代性的精神是指當代書法藝術所體現(xiàn)。
書寫姿勢學習書法姿勢正確與否很重要,尤其是初學書法的青少年,正值身體發(fā)育時期,養(yǎng)成不正確的姿勢不僅難于改正,影響書法的進步,而且會影響骨骼以及眼睛的健康。所以學習書法姿勢一定要正,即頭正、身正、手正。書法的姿勢大概有以下幾種:坐勢凡寫三寸以內(nèi)的字,都可以坐書。坐書的桌椅高矮要適中。頭要正,可稍前俯,但不宜左右歪斜。臀部要做正,腰脊要直,胸要挺,不要伏在案子上,胸前離桌邊一般要保持在3—5寸的距離。兩腿要自然張開,腳要放平,左手按紙(紙亦應放正)。筆的位置,以距鼻6寸左右為宜。有人主張寫字時筆桿對準鼻尖,這樣太機械、拘謹,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必如此死板,只要做到筆桿位于鼻之左右,所寫之字居于兩目視線正中即可。
求度追韻兩漢書法兩漢書法分為兩大表現(xiàn)形式,一為主流系統(tǒng)的漢石刻;一為次流系統(tǒng)的瓦當璽印文和簡帛盟書墨跡?!昂鬂h以來,碑碣云起,”是漢隸成熟的標記。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以《石門頌》等為ZUIZHU名,書法家視為“神品”。于此同時蔡邕的《熹平石經(jīng)》達到了恢復古隸,胎息楷則的要求。而碑刻是體現(xiàn)時代度與韻的ZUI主要的藝術形式,中以《封龍山》、《西狹頌》、《孔宙》、《乙锳》、《史晨》、《張遷》、《曹全》諸碑尤為后人稱道仿效。可以說,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書雄麗,南書樸古,體現(xiàn)了“士”、“庶”階層的不同美學追求。至于瓦當璽印、簡帛盟書則體現(xiàn)了藝術性與實用性的聯(lián)姻。 書法的形態(tài)和技巧亦呈現(xiàn)了一種百家爭鳴的局面。
"紅杏枝頭春意鬧","云破月來花弄影",一"鬧"一"弄",詩味全出。這種言外之意、韻外之致的"意境",就是使你動情的"詩味"??纯茨恰短m亭序》、《古詩四帖》,《苕溪詩》,活生生的線條,妙趣無窮的字體,虛實相生的布局,五彩繽紛的墨色,達情性益心靈的風神,處處表現(xiàn)出一種吸引人打動人的"書味"。線,是構成物體視覺形象的基本要素,也是構成書法藝術形式的唯YI手段。但書法線決不是機械線,而是感情線,心跡線。人由于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緒,不同的動作等,導致產(chǎn)生不同的線條。就是書法家的喜怒哀樂的感情全部以肢體的運動而表達為可視的形象這一妙理。也就是書法線條表現(xiàn)出的"書味"。 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ZUI頂峰的。杭州學習書法欣賞
書法藝術升華到觀念變革的高層次。歷代書法考級
尚意宣情宋朝的書法宋朝書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學所致,意之內(nèi)涵,包含有四點:一重哲理性,二重書卷氣,三重風格化,四重意境表現(xiàn),同時倡導書法創(chuàng)作中個性化和DU創(chuàng)性。這些在書法上有所體現(xiàn),如果說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體現(xiàn),那么到了宋代,書法開始以一種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現(xiàn)在世人面前。這就是要墀書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兩個層次外,還需具有“學識”即“書卷氣”,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晉帖行書遺風。無論是天資極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蘇東坡,還是高視古人的黃庭堅和蕭散奇險的米芾,都力圖在表現(xiàn)自己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xiàn)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tài),使學問之氣郁郁芊芊發(fā)于筆墨之間,并給人以一種新的審美意境,這在南宋的吳說、陸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書家中進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書家的學問和筆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書法家DAI表人物是蘇、黃、米、蔡。 歷代書法考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