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干污泥輸送系統,屬于污泥處理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每年排放的大量污泥量,特別是在我國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區(qū),污泥出路問題已經十分突出。因此現如今社會發(fā)展,更重視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以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總體質量的提高,環(huán)境問題被提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污泥處置將成為環(huán)保處理的主攻方向之一。目前,我國污泥處理處置主要方法中,污泥土地利用約占%,陸地填埋約占31%,其它處置約%,沒有處置約%,污泥處理處置處于嚴重滯后狀態(tài)。污泥是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后的副產物,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組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污泥的主要特征是含水率高(一般濕污泥含水率都在96%以上,脫水污泥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fā)臭,并且顆粒較細、比重較小,呈膠狀液態(tài),是介于液體和固體之間的濃稠物,可以用泵運輸,但它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固液分離,并且不易自然風干。污泥如不妥善處理,對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影響較大,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對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是污泥脫水和污泥堆放對污水處理廠周圍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污泥外運途中對沿途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市政污泥輸送哪家好?特高壓污泥輸送管
混合攪拌箱下端設置有多組支撐柱連接在機架上,混合攪拌箱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攪拌軸轉動的第二電機,攪拌軸伸入到混合攪拌箱內設置有多組攪拌桿;接料斗設置在混合攪拌箱上,接料斗出料口通過連接管與混合攪拌箱相連,其進料口位于提升輸送機構的出料口下端;提升輸送機構包括輸送機架、主動輥、從動輥和輸送帶;輸送機架上設置有用于驅動主動輥轉動的***電機;主動輥遠離***電機的一端轉動連接在輸送機架上部;從動輥轉動連接在輸送機架下部;輸送帶連接在主動輥和從動輥上,輸送帶上均勻設置有多組輸送擋板;水平輸送箱體設置在機架上,水平輸送箱體內設置有輸送圓筒,水平輸送箱體上設置有用于驅動連接軸轉動的第三電機;連接軸遠離第三電機的一端伸入到輸送圓筒內,連接軸上設置有螺旋輸送葉片;輸送圓筒上均勻設置有多組用于過濾污泥中污水的第二過濾孔;排水管設置在水平輸送箱體下端;出料管進料口與輸送圓筒相連,其出料端與壓濾機主體相連。推薦的,輸送帶兩端均設置有防止污泥滑落的側擋板。推薦的,輸送帶上均勻設置有多組***過濾孔,輸送帶上表面鋪設有過濾紗網。推薦的,輸送圓筒內周設置有過濾紗網。推薦的,機架上設置有空氣壓縮機。特高壓污泥輸送管污泥輸送哪家技術好?
本實用新型為了達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裝備的穩(wěn)定性,還可以對上述的技術方案作出如下的改進:進一步,所述的干燥機廢蒸汽流通管路系統是由管路依次連接旋風除塵器、一級換熱器、二級換熱器和污水儲水罐及三級換熱器;所述的冷卻水管路系統包括一級換熱器冷卻水管路系統和二級換熱器冷卻水管路系統;一級換熱器冷卻水管路系統是汽機凝結水出口通過管路連接一級化熱器,一級換熱器出口通過管路連接鍋爐除氧器;所述的二級換熱器冷卻水管路系統將冷卻塔和二級換熱器連接成循環(huán)系統,冷卻塔下的冷卻水池通過管路和管路上的冷卻循環(huán)水泵連接二級換熱器,二級換熱器通過管路連接冷卻塔,冷卻循環(huán)水泵的出水口上的水管還連接三級換熱器,三級換熱器還通過管路連接到二級換熱器與冷卻塔連接的管路;干燥機的蒸汽凝結水出口通過管路連接排污井、凝液儲水罐或者鍋爐除氧器,凝液儲水罐通過高溫凝液水提升泵接通鍋爐除氧器;污水儲水罐還連接噴淋系統,噴淋系統包括噴淋水泵,噴淋水泵進水端通過管路連接污水儲水罐,噴淋水泵出水端通過管路連接一級換熱器上的一級噴淋裝置和二級換熱器的二級噴淋裝置,污水噴淋泵還連通換熱器廢蒸汽出口的載氣管路。
將提料筒1與輸料筒2通過焊接連接,提高了提料筒1與輸料筒2之間的連接強度,增強清理裝置的結構強度,將定位板5放置在兩端市政排水管連接的窨井頂部,提料筒1豎向伸入窨井中,提料筒1底端的輸料筒2兩端分別伸入市政排水管內,能夠將窨井兩側的市政排水管內的污泥收集到一起,并經過提料筒1上的排料管9排出,所述的電機3設置在提料筒1頂端,將電機3通過螺栓安裝在提料筒1上,提高電機3的安裝效率及安裝后的穩(wěn)定性,也能提高電機3在工作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所述的提料軸4豎向設置在提料筒1內,在提料軸4上設置有螺旋板13,將提料筒1底端伸入固定腔10內,并在提料筒1底端上設置有齒輪一14,所述的定位板5上設置有安裝環(huán)15,并將安裝環(huán)15通過緊固螺栓16固定在提料筒1外壁上,所述的輸料軸6兩端從固定腔10穿出,在固定腔10內的輸料軸6上設置有齒輪二17,在固定腔10兩側的輸料軸6上設置有螺旋板13,并在輸料軸6兩端上均設置連接螺筒18,在固定腔10側壁及頂部上可設置軸承,既能夠便于提料軸4、輸料軸6的旋轉,也能夠避免污泥經過固定腔10與提料軸4或固定腔10與輸料軸6之間的縫隙流入到固定腔10內,提高齒輪一14帶動齒輪二17旋轉過程中的穩(wěn)定性。污泥輸送需要多長時間?
清洗噴頭;20、壓濾機主體;21、空氣壓縮機。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如圖1-7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壓濾機污泥輸送裝置及壓濾機,包括機架1、混合攪拌箱2、接料斗4、提升輸送機構5、攪拌軸7、連接管9、水平輸送箱體10、連接軸13、排水管15、出料管16和壓濾機主體20;混合攪拌箱2下端設置有多組支撐柱3連接在機架1上,混合攪拌箱2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攪拌軸7轉動的第二電機6,攪拌軸7伸入到混合攪拌箱2內設置有多組攪拌桿8;接料斗4設置在混合攪拌箱2上,接料斗4出料口通過連接管9與混合攪拌箱2相連,其進料口位于提升輸送機構5的出料口下端;提升輸送機構5包括輸送機架51、主動輥52、從動輥54和輸送帶55;輸送機架51上設置有用于驅動主動輥52轉動的***電機53;主動輥52遠離***電機53的一端轉動連接在輸送機架51上部;從動輥54轉動連接在輸送機架51下部;輸送帶55連接在主動輥52和從動輥54上。 污泥輸送系統的修復工作。高粘度污泥輸送工藝
污泥輸送的專業(yè)知識。特高壓污泥輸送管
當主油缸11或第二主油缸12前進泵料到達主油缸檢測裝置13或第二主油缸檢測裝置14時,均觸發(fā)伺服控制閥3斜坡啟停,降低主油缸11或第二主油缸12對油路的高壓沖擊。集氣效應的判定:結合圖2、圖3,進一步闡述集氣故障的判斷機制。在固定沿程的正常泵送條件下,配合PLC的采集反饋信號及計算機收集分析數據,壓力變送器9反饋液壓油路動態(tài)壓力值P1;轉速傳感器18反饋螺旋19轉速值n1,壓力變送器22反饋泵斗腔23動態(tài)壓力值P2,物位傳感器21反饋料斗20的料位值為L1。當系統出現集氣故障時,壓力變送器9反饋液壓油路壓力值P1’,轉速傳感器18反饋螺旋轉速值n1’,壓力變送器22反饋泵斗腔23動態(tài)壓力值P2’,物位傳感器21反饋料斗20的料位值L1’。PLC采集并反饋運行數據值,計算機收集數據并進行對比,按圖3控制邏輯判定集氣故障并解決管道集氣故障工況2:當泵送管道25內出現集氣故障時,伺服控制閥3的Y1得電,控制回路建立有效壓力。當第四方向控制閥16的Y5得電,次泵1出油口B與第四方向控制閥16的T—B連通,油液推動第三方向控制閥15的右工位連通油路,油液推動第二方向控制閥10的右工位連通油路。此時,主油缸有桿腔,與第二主油缸有桿腔,完成低壓回路向高壓回路的轉換。特高壓污泥輸送管